雷軍正在逐步喪失對小米汽車的絕對掌控力。
別問我為什么,上市后這一個多禮拜小米SU7到底咋樣,大家心里有數(shù)。24小時大訂88898臺,創(chuàng)下了行業(yè)紀錄,40%的退訂率,當然也打破了行業(yè)紀錄。這就是“快消式造車”的后遺癥。
小米賬上趴著的那1000多億造車究竟夠不夠?之所以說這個,是因為它跟前面說的掌控力并不是沒有關(guān)系。1000億放到其他行業(yè),可能就此改寫行業(yè)命運,但是汽車是個重資產(chǎn)高風險的行業(yè),未必。

小米汽車,不差錢?
2021年3月30日,小米宣布進軍汽車行業(yè)。我對那場發(fā)布會印象最深的莫過于雷軍的那句“我們有錢,虧得起”。小米集團截至2020年年底現(xiàn)金余額1080億,一個聽起來的天文數(shù)字。

聽到這句話,我第一反應(yīng)跟很多網(wǎng)友的觀點出奇一致。華為一年的研發(fā)投入是多少?我還真查了一下,2023年華為研發(fā)投入1614億,過去十年累計研發(fā)投入超過1.11萬億!1000億確實不夠華為一年的研發(fā)費用。
汽車行業(yè),幾次面臨生死局的蔚來汽車,累計虧損都超過了800億,恒馳汽車僅兩年的虧損也超過了840億,還有高合、威馬……這里就不一一舉例了,幾百億上千億的虧損,對于汽車行業(yè)而言只能說屢見不鮮。
有一個不爭的事實,特斯拉進入中國后,完善的新能源汽車產(chǎn)業(yè)鏈讓造車的技術(shù)門檻大大降低了。前面有特斯拉探路,后面有比亞迪、吉利、長安開疆拓土,小米汽車雖然沒有搶得先機,但是卻迎來了最好的時機。

也因為如此,造車的成本已經(jīng)不再是秘密。源引《智駕最前沿》的相關(guān)數(shù)據(jù)統(tǒng)計,包括材料、零件、制造成本、研發(fā)、模具、物流在內(nèi),小米SU7整車平均成本在30萬附近,如果屬實,即便最低配的小米SU7每賣一臺也要虧損8萬多。
看來雷總說“賣一臺虧一臺”沒錯,但是千萬不要以為這跟他“寵粉”有什么關(guān)系,汽車的定價一定是個商業(yè)行為,不可能跟情懷產(chǎn)生任何關(guān)聯(lián)。
當然,這個成本估算也是動態(tài)的,它會隨著規(guī)模效應(yīng)的變化而變化,訂單足夠多,與供應(yīng)商談判的議價能力就更強,研發(fā)費用、公關(guān)費用、渠道費用等等自然也會被逐漸攤薄。
你們是不是以為造車成本這么高,這時候買小米SU7最劃算?錯。
20多萬的小米汽車貴不貴?
小米SU7發(fā)布會一結(jié)束,真正的“米粉”對21.59萬的價格是充滿失望的,盡管一天之內(nèi)大定就接近9萬臺,但是這部分人中很大一部分并不是“米粉”。換句話說,買小米汽車的跟用小米手機的不一定是同一批人,起碼目前下訂的大部分都不是。

當年,1999元的小米手機讓雷軍在手機圈一戰(zhàn)成名,一夜之間山寨手機全部倒閉,他的殺手锏就是“便宜”。但是,小米SU7便宜嗎?答案是肯定的,肯定不便宜。
小米SU7的定位是“C級豪華科技轎車”,與奔馳E級、寶馬5系同級,如果按照這個邏輯,20萬級別的價位還真不貴。但是與行政級座駕的空間相比,小米SU7顯得特別尷尬,后排空間甚至都不如B+級的邁騰、帕薩特,空有一個C級車的定位,空間適用性僅僅算一個中規(guī)中矩的B級,后排的乘坐體驗確實不太好。顯然對上沒有辦法跟奔馳E級、寶馬5系相提并論,對下又比不上邁騰、帕薩特的實用性,關(guān)鍵是連價格都處于劣勢。

可能會有人說,不應(yīng)該拿小米SU7和燃油車去比,實際情況是跟新能源汽車比,它的優(yōu)勢更不明顯。
我們以價位高度重合的極氪007為例,這款車的定價從20.99萬到29.99萬,配置上一共有5款車型,比僅推出了3款車型小米SU7更具選擇性。我們把價位接近的入門車型極氪007的后驅(qū)增強版和小米SU7的標準版比較,最顯著的區(qū)別是前者全系標配800V高壓系統(tǒng),而小米SU7僅頂配的MAX車型才是800V,其他兩款車型都是400V,400V與800V在成本、充電速度、三電系統(tǒng)的設(shè)計和安全性上存在不小的差距,即便如此小米SU7的標準版還貴了幾千塊。

如果跟極氪007相比,差距還沒有那么夸張,那么15.99萬的長安啟源A07真香版710km旗艦版跟21.59萬的小米SU7的標準版比,一定會驚掉你的下巴。具體配置上的差距可以看上圖的配置表對比,這里說幾個核心數(shù)據(jù),長安啟源A07采用了79.97度的三元鋰電,小米SU7則是73.6度的磷酸鐵鋰電池,長安啟源A07還標配了電吸門、16揚聲器、座椅按摩、8安全氣囊,50寸的HUD……不僅配置高出一大截,價格還便宜5萬多。
看來,小米汽車21.59萬的起售價顯然沒能滿足米粉們最樸素的期待,相反吉利、長安這樣的專業(yè)造車大廠的產(chǎn)品,仔細看下來更有誠意,相信40%的退訂僅僅是個開始。
另外,從小米SU7上市幾天的市場反饋看負面確實不少——試駕失控、異響、鋁制線束取代銅芯線等等,此前甚至還有測試車輛輪胎裝反的情況,這還僅僅是表面上能看到了,那些看不到的地方會不會有更多的問題?誰都不知道。

至于,你說你有錢,虧得起,最好這句話關(guān)著門說說就好。但凡只要公開講,你就輸了。想當年,賈躍亭造車時,他的資金實力也不比小米差,更關(guān)鍵時人家的創(chuàng)新意識遠超小米,即便若干年后的今天,小米依舊跟FF不在一個層次。正如FF公關(guān)副總裁程時盛接受《汽車很聽話》專訪時坦言:“雖然FF沒成功,但走在一條創(chuàng)新的路上。”賈躍亭的失敗時暫時的,即便失敗它依然是被抄襲的對象,他依然是一代梟雄,我們有理由相信,即便再過十年二十年,只要有一息尚存,賈躍亭還會東山再起。
人聲鼎沸VS門可羅雀,小米汽車高流量背后有貓膩嗎
對于小米汽車和SU7來說,絕對是當前汽車圈的頂流,無論是頻繁登上熱搜還是高速堵車秒變SU7車展,都證明了其高流量。尤其在清明節(jié)假期,《汽車很聽話》看到在深圳一群人為了看SU7排起了長長的大隊,確實被震驚到了,畢竟這也太夸張了,在汽車領(lǐng)域誕生一百多年中,排這么長的隊看車在我印象中還是首次。


看著人聲鼎沸的場景,我將圖片和視頻發(fā)布給其他媒體老濕,他們也給出了自己的觀點,相比我的感嘆,他卻表示雷軍作為營銷之神,曾經(jīng)用饑餓營銷讓初來乍到的小米一躍成為行業(yè)前三,正如劉強東所表示:不要跟雷軍比營銷,這塊我們比不過他!在這種背景下,如此多人排隊看車則被認為又是雷總的又一種營銷方式,排隊中的人有沒有可能是“黃牛”,讓人們看著很熱鬧。


對于媒體老濕給出的觀點,我并不這么認為。這不,清明假期結(jié)束后的第一個工作日,我們來到了北京小米汽車體驗中心來趟實際探店。確實,并沒有出現(xiàn)上文中那樣排如此長的隊伍,進入店里之后,雖然是工作日但小米店里還是有不少人在看車,雖然沒有深圳那么那么“夸張”,但也能看到其高流量。我也簡單的問了下工作人員,他表示:雖然每天來看車的用戶不少,并沒有網(wǎng)上那么夸張,最起碼在他們店里沒有出現(xiàn)過在門口排隊看車的情況。作為對比我們也來到了對面的問界體驗店,說實話看車人并沒有比小米少太多,可見高流量的并不止是小米汽車。

在探店的過程中,我也發(fā)現(xiàn)了一個問題,所有人都知道小米SU7是為了年輕人而來,但我在體驗的過程中,發(fā)現(xiàn)40歲以上的人要多于年輕人,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工作日年輕人在上班的原因,我也隨機采訪了幾位看車的人,大家?guī)缀跤^點都是一致:那便是第二款車想買一款純電動車型,小米如今熱度這么高不看看確實有點說不過去,不過通過實際體驗,這臺車并沒有足夠驚艷,或者說雷軍沒有說服我立刻下單,還是得看看后面其他人買了的實際體驗再決定。


總的來說,汽車行業(yè)是一個高科技密集型的產(chǎn)業(yè),快消式造車優(yōu)勢很明顯,無論如何我們還是希望小米造車能更加嚴謹,不要出現(xiàn)“修車排隊”的情況,畢竟流量越大,被反噬的可能性也越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