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汽車產業(yè)發(fā)展步入新能源“快車道”,氫能源汽車也開啟了小批量化的示范運營。在此前的北京車展上,東風汽車攜“東風氫舟”氫動力平臺亮相北京車展。“我覺得這個平臺迄今為止算是最經濟的,不管從主機廠方面還是從客戶使用方面,都是最好的一個方案選擇。”氫能研發(fā)總監(jiān)李洪濤對飛靈汽車說道。
作為國內最早研發(fā)氫燃料電池汽車的主機廠之一,早九五期間,東風汽車就已開始探索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可行性。在2018年,東風汽車又牽頭國內15家單位成功申報國家重點研發(fā)計劃,開發(fā)國內首款全功率燃料電池汽車——東風氫舟e.H2。
在去年4月份,東風公司在“科技創(chuàng)新周”期間發(fā)布“東風氫舟”氫能主品牌以及“東風氫元”“東風氫芯”兩個子品牌,為客戶提供氫能汽車全棧式解決方案。其中,東風氫舟以應用場景驅動,布局70kW、150kW和350kW三大氫動力平臺產品,功率覆蓋20kW-350kW。其中,350kW為國內領先的大功率平臺,可以滿足乘用車、商用車全系列車型的需求,實現全功率、全系車、全場景、全覆蓋。
據李洪濤介紹,此次北京車展展示的東風氫舟平臺,搭載的是130kW燃料電池系統(tǒng),峰值功率可以達到150kW,最大馬力可以達到200以上;采用70Mpa儲氫,乘用車可實現續(xù)駛里程達到750公里。
“加氫本身挺快,在加氫站加氫,類似加油一樣方便,像這臺車3~5分鐘就可以加氫氣。”李洪濤說道。李洪濤認為,相較于電動車,氫燃料車具備高效、清潔、環(huán)境適應性強等特點。以氫舟平臺為例,其有寬溫域工作范圍,可在零下40℃-60℃環(huán)境溫度下工作。
不僅如此,儲存同等能量情況下,儲氫系統(tǒng)比動力電池包重量更輕。因為目前氫氣以氣態(tài)存儲,儲氫瓶材料主要以塑料與碳纖維為主,儲氫系統(tǒng)支撐結構是金屬框架形式。據李洪濤介紹,東風集團還在開發(fā)車載儲氫模塊化技術,通過一閥多控與集成創(chuàng)新,大幅減少部件數量,在實現輕量化、降低成本的同時提升儲氫量。
另外,李洪濤補充道,由于高原地區(qū)空氣相對稀薄,會對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性能產生一定影響,但是可以通過壓縮機提高進氣壓力,來消除氧氣供應不足現象。
在電動汽車中,電池安全是用戶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。放在氫燃料電池汽車上,就是車載儲氫罐的安全問題。李洪濤介紹,車載儲氫罐本身經過非常嚴苛的安全測試,包括跌落、碰撞、火燒、槍擊、震動等試驗。
李洪濤表示,氫氣是最小的一種分子,肯定會有泄漏,但它這個泄漏量遠遠達不到危險的界限。“現在中國大概有18000多臺氫燃料電池車,目前還沒有出現過因為氫氣泄漏發(fā)生爆炸的事故,只要在它的規(guī)范標準內使用,它就非常安全。”李洪濤說道。
在氫燃料電池汽車的量產應用上,擺在普通用戶面前的首要問題就是成本。比如:長安旗下的深藍汽車在2022年曾經推出過一款氫燃料版本的SL03,售價高達69.99萬元。因此現階段,氫燃料電池更多的是應用在商用車上。
除了高昂的購車成本外,氫燃料電池汽車大規(guī)模應用還面臨著基礎設施不足、加氫成本高等挑戰(zhàn)。這與電動汽車剛剛開始落地面臨的是同樣的情況,如今公共、家用充電遍遍開花,電車的補能問題得到有效改善。
另外,氫氣的價格現在也在逐步下降,很多企業(yè)已經具備電解槽制氫這個能力了。李洪濤認為,低成本的制氫這需要整個產業(yè)鏈的共同努力,隨著氫燃料電池領域的投入增多,氫氣的價格也會往持續(xù)下壓。“如果隨著成本降低、加氫站普及,乘用車在規(guī)模上會占據優(yōu)勢。”李洪濤說道。
作為氫燃料汽車的先行者,中國首款全功率燃料電池乘用車“東風氫舟”已交付廣東省佛山市開展示范運營;啟辰首款氫燃料電池車型“啟辰大V氫境”已經上市,率先在廣州花都區(qū)開啟商業(yè)化示范運營。另外,需要指出的是,上文提到的深藍SL03氫電版并非全功率的氫燃料車型,而是插電+氫能。此外,東風汽車還正在開發(fā)嵐圖夢想家氫能版。
在燃料電池商用車方面,東風汽車開發(fā)了從4.5噸—49噸系列化車型。據了解,東風氫舟平臺技術已經在東風的燃料電池商用車、乘用車上批量化應用,累計銷售達到4800余輛,占比超國內26%。
“現階段首要任務是把氫燃料電池整車的技術攻關好,把成本降下來,把性能提升上去;然后再拓展應用領域,比如說推廣應用在叉車、船舶等;個人認為是要分階段實施,再下一步就是產業(yè)鏈生態(tài),把應用的生態(tài)打造好,各個環(huán)節(jié)都形成商業(yè)閉環(huán)。”李洪濤表示,東風正進行攻關車端氫能源技術的應用方面,未來會跟上下游企業(yè)去共建產業(yè)鏈生態(tài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