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相信,絕大多數人的目光都會首先聚焦于那幾項“核心配置”:像是芯片、屏幕、影像、內存、存儲、電池還有快充等,畢竟它們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手機的使用體驗,沒點這樣的配置撐場面,廠商自己都不好意思管它叫旗艦。
從某種程度上說,這些數字確實能代表著相當一部分體驗。
畢竟說到底,跑分100萬的手機,任憑廠商怎么優(yōu)化,也不可能比跑分300萬的手機更流暢。
但我也發(fā)現,有些配置,你很難用一個簡單的數字去量化它的好壞,甚至你親自到線下店里去摸一摸真機,短短幾分鐘也未必能體驗出個所以然。可它偏偏又在日常使用中,實實在在地影響著你的體驗。
比方說……外放音質。
就在昨天,一直以“極致性價比”示人的REDMI,突然官宣了K90 Pro Max,并且一反常態(tài)地,沒有將宣傳的火力對準性能或影像,而是把“外放音質”這個長期處在鄙視鏈外圍的配置,推到了舞臺正中央,引發(fā)了市場極大的關注。

(圖源:小米)
這不禁讓人好奇,被主流廠商“冷落”許久的外放,在經歷了從無到有,從單揚聲器到立體聲的普及之后,真的能在極度內卷的競爭中,成為旗艦機可以倚仗的下一個突破口嗎?
手機也有低音炮
REDMI K90 Pro Max這次在外放上的打法,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“集大成”。
目前看來,它并沒有獨創(chuàng)什么新的技術,而是像一個經驗老道的牌手,將牌桌上所有能提升外放的“好牌”全部收集起來,打出了一套前所未有的組合拳。
這第一點呢,就是把揚聲器塞到了相機Deco里頭。

(圖源:小米)
這次REDMI K90 Pro Max,設計上有幾分K70系列的影子,最大的區(qū)別在于相機模組右側的Deco處不再是簡單的玻璃裝飾,而是一個打上了“Sound by Bose”標志的碩大揚聲器。
盡管目前曝光信息不多,但我翻了一下瑞聲目前在售的產品,結合K90 Pro Max的模組大小推斷,這款產品應該會用上一顆瑞聲1216揚聲器,甚至有機會用上瑞聲1326揚聲器,相對應的,音腔體積也會來到2cc左右的樣子。
怕大伙不太關注這個,小雷還是簡單提一嘴。
揚聲器單元跟相機CMOS差不多,底大一級壓死人,一般體積數字越大越好,而瑞聲的產品命名方式突出一個簡單粗暴,例如音樂手機小米10s用的1216P揚聲器,就是16mm長、12mm寬,而1326揚聲器則是26mm長、13mm寬。

(圖源:瑞聲)
不管是其中的哪一款,都比目前流行的1115揚聲器要大不少。
這還沒完,除了這顆獨立的低音炮,K90 Pro Max據說依然會配備K80至尊版同款的雙1115E同軸揚聲器。
在實現了物理上的“分頻”后,頂部的1115E和底部的1115E揚聲器可以專注于表現中高頻的細節(jié)、清晰度和聲音的方位感,而背部那顆獨立的低音炮,則可以憑借更大的物理空間和振膜,去處理傳統(tǒng)雙揚聲器難以駕馭的、需要澎湃能量感的低頻。
這套組合,在聲學架構上,已經無限接近于我們熟悉的2.1聲道音響。
為了能夠更好地驅動這套系統(tǒng),有消息稱,REDMI將會在K90 Pro Max里搭載獨立DAC。
這是一項普通用戶極易忽略,但對音質起決定性作用的配置。它就像是為揚聲器系統(tǒng)單獨配備的一臺大馬力引擎,能夠提供更強的驅動力,讓聲音在保持大音量的同時不失真,動態(tài)范圍更廣,聲音的瞬態(tài)響應也更出色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