仰望和紐北官方正式公布了 U9 Xtreme(簡稱 U9X)在德國紐博格林北環(huán)賽道的圈速成績:
6 分 59 秒 157。
這一成績,正式刷新了此前由小米 SU7 Ultra 創(chuàng)造的 7 分 09 秒紀錄,讓「紐北最速量產電動車」的名號易主。

目前的紐北純電量產車圈速榜,前三分別是:仰望 U9X、小米 SU7 Ultra、Rimac Nevera
根據(jù)官方披露的信息,這個圈速其實是在今年 8 月 22 日創(chuàng)下的。
駕駛這臺車的是德國家鄉(xiāng)車手 Moritz Kranz,一位在 GT 賽事中已經在這條「綠色地獄」跑了近 10000 圈的「老炮」。這無疑為這個「破 7」的成績增加了不少含金量。
這也讓 U9X 成為了一個特殊的存在:它是目前全球唯一一款同時包攬「紐北最速量產電車圈速」和「全球汽車極速紀錄(496.22 km/h)」的車型。

要同時做到這兩點,起點是一個 3000 匹馬力的目標。仰望為此打造了全球首個量產全域 1200V 超高壓平臺。這得益于比亞迪的垂直整合能力,工程師得以在自家的碳化硅芯片中「百里挑一」,篩選出最優(yōu)秀的組件來滿足 U9X 的需求。
為 U9X 供能的是一塊磷酸鐵鋰電池。仰望的解釋是:對于超跑而言,它在耐高溫性、低電量放電能力以及安全性上擁有更確切的優(yōu)勢。這塊賽道級刀片電池,讓 U9X 獲得了「紐北勞模」的稱號——在賽道日可以全天候滿負荷運轉。

但強大的動力輸出只是第一步,如何有效控制才是關鍵。
這就要歸功于易四方與云輦-X 的技術架構。易四方的四電機獨立驅動,讓 U9X 的扭矩控制響應速度做到了傳統(tǒng)機械結構的 10 到 20 倍,在紐北 177 個彎道的測試中,超過 60% 的制動能量依靠電機進行動能回收。
一個更極致的例子是,在去年的一次測試中,車輛在接近 300 km/h 的高速下發(fā)生爆胎,正是依靠易四方系統(tǒng)的瞬間調整,車身姿態(tài)被牢牢穩(wěn)住。

而云輦-X,則首次在超跑領域引入了「垂向控制」。它不再是那個用于展示的「跳舞」功能,而是通過主動控制四個懸架的垂向姿態(tài),實現(xiàn)載荷的精準轉移,為每個輪胎榨取出最大的抓地力。
當然,這套技術架構也增加了車重。為了抵消這一點,仰望將金屬 3D 打印技術引入到車身設計中,其整個前艙和后艙結構均采用 3D 打印的鋁合金部件,剎車卡鉗則使用了鈦合金。
最終的結果是,U9X 的整車重量相比 U9 降低了 100 公斤。衡量車身輕量化水平的輕量化系數(shù),也從 U9 的 0.95 進一步優(yōu)化到了 0.83,數(shù)值越小意味著效率越高。
